我校教师参加“智变・创新”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发展研修班
3月29日至3月30日,“智变・创新”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发展研修班在陕西榆林学院举行。此次研修班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与榆林学院联合主办,陕甘宁蒙晋交界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的14所高校,共同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创新发展之路。我校教务处、人事处、信息化建设与服务中心、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推荐选派的5名教师全程参加培训。
开班仪式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监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书记孙维杰致辞,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以DeepSeek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重塑高等教育格局,深刻改变着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从知识传授方式到人才培养模式,从教学管理到科研创新,人工智能带来的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一场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他强调,高校应主动拥抱变革,构建“人工智能+教育”生态系统,推动人才培养从“知识容器”向“智能协同”转型,实现教育生态和治理模式的深度重构。

本次研修班为期2天,内容丰富,涵盖多个关键主题。安徽工业大学原校长魏先文以“面向教育强国的地方高校战略规划与实施”为题开讲,结合自身丰富经验,为地方高校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发展规划提供了专业见解;北京大学数智教育办公室主任冯菲,就“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教学创新及案例分享”进行深入讲解,涵盖数智时代高校教学发展趋势、AI赋能教学模式创新方法等内容,通过实际案例为参会者带来了诸多启发;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吴硕则围绕“数字化赋能高校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展开分享,详细介绍了数字化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实践经验与创新方法;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朱永海主持的人工智能助力智慧课程建设工作坊,聚焦生成模型与推理模型融合、智慧课程建设等前沿内容,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帮助参会教师提升人工智能助力教学的实操能力。

此次研修班不仅让教师们接触到了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技术,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天水师范学院将努力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培养适应智能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积累宝贵经验,助力高等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