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师发展
>
教材建设
>
正文
天水师范学院教材使用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1日 11:18

天水师范学院教材使用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为有序有效推进学校教材使用监测工作,全面提升课程实施效果和教材工作质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课程实施与教材使用监测工作的通知》(教材厅函〔2023〕5号)、《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教材使用监测工作方案》(甘教材〔2023〕6 号)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24年起,启动学校教材使用监测工作,到2027年,所有教学单位完成一轮教材监测,实行教材使用情况年报制度,逐步实现教材监测工作全覆盖和常态化,建立健全学校、教学单位、教辅单位、出版单位共同参与的监测体系。

 二、监测范围 

面向全校,涵盖本科和研究生教学活动中正在使用的具有国际标准书号(ISBN)的各类教材(含境外引进教材)。 

三、监测内容 

重点监测马工程重点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和 省级规划教材选用和使用情况,同时监测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其他各类教材在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等方面的情况。 

1.对马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情况实施重点监测。

2.对普通高等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和省级规划教材选用情况实施重点监测,同时监测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其他各类教材选用情况。

3.对教学活动中的其他各类教材使用情况实施跟踪监测,具体包括:

(1)政治性。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2)思想性。是否坚持正确价值导向,体现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体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 

(3)科学性。是否遵循教材编写基本规范,表述准确、引文规范、文字精炼;是否充分体现相对成熟、稳定的学科教学 经验、学术成果,对西方的理论和观点注重批判借鉴和客观论述。 

(4)适宜性。是否充分考虑本科、硕士研究生等不同学段 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满足教学需要。 

四、监测主体及职责

1.按照教材管理职责,建立校、院两级教材监测体系。教 务处负责本科生教材使用监测工作,研究生处负责研究生教材 使用监测工作。各教学单位负责本单位全部教材使用监测工作。公共课教材使用监测工作由承担公共课教学单位负责。 

2.教务处、研究生处推进教材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将教材使用情况分别纳入本科、研究生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常态跟踪、长效管理;完善教材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对各教学单位教材选用和使用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建立教材问题反馈渠道;按时上报学校教材使用数据和监测报告。

3.各教学单位负责本单位教材使用监测工作。落实落细《天 水师范学院教材管理实施细则》,严格遵循各类教材选用标准和程序,严格执行选用结果公示和备案制度;完善本单位教材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建立教材问题反馈渠道;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使用发现问题分别及时报告教务处、研究生处;按时上报本单位教材使用数据和监测报告。

五、监测方式

1.完善教材选用审核制度。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 办法》《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实施细则》《天水师范学院教材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各教学单位教材工作领导小组 要严格按照“凡选必审、质量第一、适宜教学、公平公正”的 选用原则,对教材选用实行全方位、全环节、全链条审核。 

2.完善教材库建设。各教学单位根据每学年教材征订选用情况,建设教材库,保证教材库的完整性。同时,推进选用教材数字化建设工作。

3.完善教材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各教学单位要加强教材监测排查工作,根据监测范围、监测内容和监测重点,综合确立本单位教材使用监测方式,综合运用大数据、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式开展监测工作,实现常态跟踪、长效管理。教务处、研究生处每学年对各教学单位选用教材进行监测抽查,并 将抽查结果进行通报。 

4.健全教材问题快速反馈机制。各教学单位要畅通意见反馈渠道,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建议,健全教材问题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要按照教材选用教师自查,学生代表排查,相关教研室、教学系审查,学院复查等方式,开展多主体多轮次的教材监测,提升监测工作的广度、深度和便利度。各教学单位要按时上报教材使用数据和监测报告,对发现的问题教材要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相应主管部门。教务处、研究生处定期向教学单位反馈各单位选用教材重点监测抽查结果,并指导教学单位做好问题教材整改工作。

5.深化教材监测与教学指导融合。各教学单位要将教材监 测工作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结合起来,在教材监测的同时全面核查教材体系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支撑度,确保两者有效衔接、协同联动,推动教材监测与教学指导的深度融合。

六、进度安排

1.完善规章制度。2024年4月30日前,各教学单位认真对照工作方案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教材选用管理办法,结合实际 制定本单位教材使用监测实施细则,明确时间表和责任人,精心组织、有序推进,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监测任务。

2.开展监测工作。2024年,各教学单位严格执行各类教材 选用标准和程序,严格落实选用结果公示和备案制度,建好本单位教材库,实行教材使用情况年报制度。2025-2026年,全面实施教材使用监测工作,教材使用情况纳入学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教材工作信息化管理体系持续优化。到2027年,建立健全教材使用监测体系,逐步实现教材监测工作全覆盖和常态化。

3.马工程重点教材专项监测。马工程重点教材实行统一年报制度,各教学单位按学年填报马工程重点教材对应课程开设情况、教材使用情况的相关数据,提交教材使用情况报告。

七、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依托教学指导、专业和课程建设委员会,对各教学单位教材使用监测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各教学单位 负责本单位教材使用监测工作的具体实施,配齐配强工作人员, 配实配好工作条件,确保教材监测工作能够高效运转、发挥作用。

2.强化结果运用。各单位要将结果运用贯穿到监测工作的全过程,充分发挥监测对教材建设的促进作用。要将监测结果作为教材选用使用的重要依据,强化教材质量评价,健全教材退出机制,坚决淘汰水平低、质量差、问题多的教材。

3.提升监测效能。各教学单位要建立教材监测长效机制,加快推动选用教材数字化建设,规范教材使用监测工作程序。要积极推进教材工作信息化管理,规范教材建设与使用数据采集等工作,加强教材使用数据共享和对接,为学校教材使用监测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各教学单位确定1名教材管理人员作为本单位教材使用监测工作联络人,于4月10日前将联络人信息(见附件)报教务处教材科,并于4月30日前报送监测实施细则。自2024年开始,各教学单位每年10月底报送教材工作年报时,在年报中附教材使用监测报告。



联 系 人:王丽莉 高宇君

联系电话:0938-8367712 

邮 箱:kcjsk@tsnu.edu.cn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