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立足学科特点,有计划分阶段与寒暑假统筹安排,策划实施读专业、生活和生命经典,强协同、实践和创新能力、提信息、科学和人文素养等课外活动。
二是在理论讲授课时之内增列实践课时,在实践教学中强化课程实训;每学期专设为期两周的毕业要求达成专项训练,将见习与毕业要求达成度专项训练统筹安排;将为期一学期实习与行业企业调查统筹安排,将研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统筹安排。
三是在职业生涯规划基础上增设创新创业导引、技能竞赛和能力测试等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将美育、劳动教育与非遗传承、创新创业、技术技能实训统筹安排,着力训练和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和创业能力。
一是实施农村、民族、边疆“三位一体”实践基地跨区域协同育人模式,建成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沿海地区不同区域实践教学基地。
二是实施高校、行业企业、政府部门“三位一体”行业主管跨业界协同育人模式,吸引优势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鼓励行业企业直接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推行面向行业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
三是实施本科生、教育硕士和国培学员“三位一体”教学资源跨学段育人模式,依托“国培”项目,邀请国家级培训计划专家等来校主讲专题讲座和示范课。